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青藏高原如何隆起成为世界屋脊?它曾怎样影响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?面对如此重大的地质、环境事件,生物又是如何演化的?这些科学问题吸引了一代代的古生物研究者。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,三叠纪时期的海洋霸主——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在“世界屋脊”再现真容,为了解珠峰地区地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重要样本。
中生代恐龙制霸陆地,鱼龙则称雄海洋。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,它们的出现比恐龙还要早数百万年,并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海洋中演化出长达十多米的巨型身躯,是生命演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巨大体型脊椎动物,也是名副其实的中生代海洋霸主。但它们留存于世的化石记录并不多,喜马拉雅鱼龙这一世界屋脊上的古海巨龙尤为神秘。
上世纪60至70年代,喜马拉雅鱼龙被首次发现,遗憾的是,受采集和运输条件的限制,最终能供科学研究的材料比较有限。仅根据已有材料,也能推测出喜马拉雅鱼龙的巨大体型:牙齿的牙冠高度达6厘米、宽4厘米,两侧具刃,显示喜马拉雅鱼龙是一类凶猛的海洋掠食者,推测其体型有15米长。
2023年初,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、研究员倪喜军等一行20余人,在定日县岗嘎南部发现了确定无疑的脊椎动物化石骨骼,从骨骼结构上判断,正是大型鱼龙化石。4月,科考队又发现了多处鱼龙化石,除较大型的成年鱼龙化石骨骼外,还发现了小而纤细的肋骨,可能是喜马拉雅鱼龙幼体的化石骨骼或小个体的鱼龙新类群。
科考队表示,对这些材料的后续研究,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发现和成果。与鱼龙化石相伴生的大量菊石、双壳等化石,也为了解三叠纪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。此外,在剖面上系统采集的岩石样品将用于开展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,以了解更多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古海洋环境信息。
近些年,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,发病率持续上升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...
人民网北京5月5日电 (记者孟竹)开展核酸检测、帮独居老人送蔬菜、在社区巡查……5月4日一早,来自石景...
连日来,山东出现了大范围37℃以上高温天气。6月16日,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委办、省减灾委办发布紧急通知要...
上午10点,首钢园·六工汇购物广场外大家排起长长的队伍耐心等候着进入购物广场,大门前工作人员尽职尽...
X 关闭
X 关闭